水電雙漲來襲!4月電價擬漲6%,對各行各業與房地產的衝擊
2025-03-18
今年4月恐怕面臨水電雙漲的情況,目前電價平均調漲約6%,部分高用電戶與商業用戶的漲幅會更高,而水價調整方案也正在研議中,預計於3月底提出調整方案。這波調整將對企業經營成本、民生消費、台灣經濟及房地產市場產生不同的影響。
現況:水電雙漲勢在必行
根據經濟部規劃,4月電價調漲的幅度如下:
- 整體電價平均調漲6%
- 家庭住宅與小型商家(每月用電330度以下):調幅可能高達
11%~33%
- 高耗能產業(如半導體、製造業):電價負擔將更重
- 一般家庭用戶:以每月用電338度計算,電費將增加
約100元
此外,水價調整方案也正在討論中,台水公司表示,目前水費低於成本,每賣一度水就虧損
2.45元,因此未來調漲已是大勢所趨,可能優先針對高用水戶與商業用水戶進行調整。
電價為何調漲?
電價上漲主要受以下三大因素影響:
- 全球能源價格上漲:台灣電力仰賴進口燃料,如天然氣、煤炭等,國際價格波動直接影響發電成本。
- 台電長期虧損:台電連續多年虧損,目前累計虧損金額達超過4200億元,為減少政府補貼壓力,電價勢必上調。
- 減碳政策與綠能推動成本:政府大力推動再生能源發展,如離岸風電、太陽能發電等,發電成本遠高於燃煤或燃氣發電,導致電價上升。
台電與台水虧損狀況
台電虧損
台電因燃料成本上升及電價凍漲政策,累計虧損超過4200億元左右,若不調漲電價,財務缺口恐進一步擴大,影響國家能源供應穩定。
台水虧損與漲價研議
台灣水價長達31年未調整,目前台水每度水的營運成本比售價高
2.45元,去年稅後虧損39.49億,今年估再虧59.34億,造成財務赤字。且表未來供水成本只會越來越高。
目前台水的水價分為四個級距:
- 10度以下:每度
7.35元(預計不調整,影響約六成用戶)
- 11~30度:每度 9.45元
- 31~50度:每度 11.55元
- 51度以上:每度
12.075元
水價調漲方案可能採取:
- 第一段:低用水戶(10度以下)不調整
- 第二、三段:中等用量進行微幅調整
- 第四段:高用水戶(51度以上)調漲並且增加級距
各行各業的影響&改善方法
水電雙漲將推升各行業營運成本,影響如下:
1. 製造業
✅ 面臨情況
- 高耗能產業(如半導體、鋼鐵、化工)電費與水費支出大幅增加。
- 需冷卻系統、鍋爐等設備的工廠,營運成本上升。
💡 改善方法
- 導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統:透過 IoT感測技術、AI數據分析 優化生產能耗。
- 採用節能設備:汰換高耗能機具,如變頻馬達、低溫冷卻系統。
- 善用再生能源:如太陽能板、儲能設備,降低對傳統電力依賴。
2. 餐飲業
✅ 面臨情況
- 冷藏、冷凍設備長時間運行,電費支出增加。
- 廚房用水量大,水價上調影響營運成本。
💡 改善方法
- 改用節能冰箱與廚房設備,降低長時間運行的電力消耗。
- 調整營運模式,避免非營業時段大量使用設備,如冰塊機、洗碗機。
- 推出綠色餐飲概念,鼓勵顧客自備餐具,減少洗滌用水。
3. 零售業、百貨與商場
✅ 面臨情況
- 空調、照明長時間運行,電費支出提高。
- 商場用水量大,水價上調影響整體管理成本。
💡 改善方法
- 升級LED智慧照明,利用 自動調光、感應系統 降低能耗。
- 推動節能冷氣系統,如變頻空調、節能玻璃設計,減少冷房成本。
- 設立雨水回收系統,將回收水用於景觀澆灌、衛生間沖水。
4. 旅宿與娛樂業(飯店、KTV、健身房)
✅ 面臨情況
- 空調、熱水供應需求大,電費支出明顯增加。
- 游泳池、淋浴間、SPA等設施水費支出提升。
💡 改善方法
- 推動智能空調管理,如 房客離房時自動關閉電源、降低空調運行負荷。
- 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,減少加熱水電消耗。
- 採取會員制優惠,鼓勵顧客非尖峰時段使用設施,以降低用電高峰壓力。
5. 科技與數據中心
✅ 面臨情況
- 伺服器運行24小時不間斷,電價上調將大幅增加數據中心運行成本。
💡 改善方法
- 導入液冷技術,取代傳統風冷系統,提高散熱效率並降低能耗。
- 採用AI智慧調控系統,根據伺服器負載自動調整電力需求,減少不必要的耗電。
- 建置綠能發電站,如太陽能與風電,減少對市電依賴。
6. 商辦大樓
✅ 面臨情況
- 辦公大樓用電需求高,管理費支出上升。
- 空調、照明等設備全天運行,企業負擔增加。
💡 改善方法
- 推動智慧樓宇管理系統(BEMS),透過 IoT感測、AI演算法 優化大樓能耗。
- 鼓勵企業改用共享辦公空間,降低個別公司辦公室的能耗。
- 導入雨水回收系統,將收集水用於清潔與灌溉,減少水費支出。
7. 住宅市場
✅ 面臨情況
- 住戶水電費上升,影響日常支出。
- 大坪數豪宅、電梯社區水電管理費增加。
💡 改善方法
- 購買節能家電,如 變頻冷氣、節能冰箱、智慧插座,降低日常電力消耗。
- 選擇節能建築,如綠建築、低碳社區,提高長期居住的舒適度與節能效率。
- 社區導入智能能源管理,如太陽能發電、智能電表,減少公設耗電。
對台灣經濟的影響
水電價格調整將使台灣的能源供應更具永續性,同時帶動企業與民生用戶提升能源效率、優化產業發展。透過政策引導與產業升級,這次調整有助於台灣經濟轉向更具競爭力的發展模式,以下為可能帶來的正向影響與未來趨勢。
1. 促進能源轉型,加速綠能發展
- 推動企業節能減碳:隨著水電價格反映真實成本,企業將更積極導入
太陽能、儲能設備、節能設備,提高能源使用效率,降低長期運營成本。
- 提升再生能源競爭力:水電費調整將使企業與民眾更重視綠能使用,進一步推動太陽能、風能等產業發展,吸引國內外綠能投資。
2. 產業升級,提升企業競爭力
- 智慧製造興起:企業將加快自動化、數位轉型,透過 AI、IoT(物聯網)技術
精準管理能源使用,提高生產效能。
- 企業營運模式優化:台灣製造業、商業服務業將優化能源管理策略,提高整體經營效率,長遠來看可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。
3. 促進節能產業與智慧家電市場成長
- 帶動節能家電需求:隨著水電成本調整,消費者對於 節能冷氣、智慧電表、變頻設備 的需求將增加,進一步帶動節能家電市場的成長。
- 推動建築市場優化:新建案將更注重智慧能源管理、綠建築設計,提升房市的附加價值,為房市帶來長遠發展潛力。
4. 穩定財政,提升政府資源運用效益
- 改善公共財政體質:調整水電價格有助於縮減政府補貼負擔,使公共資金能夠更有效地投入基礎建設、社福政策與國家發展項目。
- 促進產業政策精準化:水電雙漲將引導政府更精確地規劃產業補助政策,讓資源集中於高附加價值產業,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。
水電雙漲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
隨著水電費調整,雖然市場環境發生變化,但這也帶來了新的契機,讓房地產市場進入更健康、優化的發展階段。以下是水電雙漲對房地產市場可能帶來的正面影響與趨勢:
1. 促進住宅市場發展,提升能源效率
- 節能住宅成為市場新寵:在水電費調整後,智慧節能住宅、綠建築
需求提升,開發商將更注重節能設備與建材,提供更環保、更低耗能的居住環境,符合現代人對「綠色生活」的需求。
- 新建案強調低碳設計:建商將導入太陽能設備、節能電器、智能電表等,讓住戶未來能降低水電支出,提升住宅市場競爭力。
2. 推動房市轉型,提升住宅產品多樣性
- 小宅、共用住宅成趨勢:隨著民眾更精打細算,小坪數宅、共享住宅
需求將增加,發展更符合新世代生活模式的住宅類型,滿足市場需求。
- 租賃市場穩定發展:水電雙漲後,租賃市場仍維持剛性需求,租屋族將更傾向選擇「管理完善、設備節能」的物件,對於具有良好配套的租賃物件,市場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。
3. 商辦市場升級,帶動智能化管理
- 智能商辦成為企業首選:企業租賃商辦將更看重高效能空調、節能照明、智慧用電管理
的大樓,促使開發商提升建築品質,帶動台灣商辦市場升級。
- 共享辦公室需求增加:隨著企業優化辦公成本,共享辦公室市場將更加活躍,靈活彈性的工作空間需求提升。
4. 建築市場優化,推動創新技術應用
- 綠建築標準成新趨勢:開發商將更重視建築節能規劃、雨水回收、再生能源應用,未來建築將更環保、永續,符合全球ESG發展趨勢。
- 高效施工技術發展:建築業將優化施工技術,導入新型節能建材、智能化設備,不僅降低施工能耗,也提升建案價值。
水電費調整為房地產市場帶來新契機,未來將更注重節能、智慧化、環保永續等議題,讓住宅、商辦、租賃市場的品質全面升級。在這樣的趨勢下,選擇具備節能設計、智能管理、綠色認證的房子,將成為未來買房的重要考量之一。
甲山林房展中心提供房產達人1對1服務,能根據您的需求提供量身訂製理財方針,無論是資產規劃、稅務諮詢還是不動產投資,甲山林房展中心都能為您提供最專業的建議。
專人一對一服務>>>立即預約
接待地址: 台北市中山區興安街60號
賞屋專線: 02-2517-2233
回上一頁